(据 体坛周报 报道)
记者谢锐嘉兴报道 首届周懒予杯新锐围棋公开赛允许业余7段以上棋手报名参赛, 业余天王马天放8段欣然前来。在赛场,他是个颇为特别的存在。
首先当然是他战绩出色,前三轮全胜,包括战胜职业棋手吴浩轩三段和戴琪高五段;此外便是他独特的落子和放死子的方式。他下棋永远是大拇指和食指将棋子钉在棋盘上,而不是棋手们习惯的食指和中指夹住棋子落于棋盘的做法,看起来很别扭,但多年了也成为习惯。
马天放摆放提掉的死子也是一绝。他将提掉的对方死子整整齐齐地码在他这一旁的棋盘边上,就像一个方阵,也像是中国围棋规则下最终计算胜负时的摆法。总之,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,被他提掉的棋子有多少个扫一眼便知。
这不禁就让人联想到韩国围棋规则中的“棋盖条款”,正是这个条款,引发了LG杯决赛轩然大波事件。这一切只是源于一个小小的棋盖。
之所以要将提子置于棋盒盖,当然首先是日韩规则里死子最后要填回计算胜负,还有说法是为了方便对手点目,因为韩国棋手打小学棋是数着死子来点目的,这点姑且不去讨论是否适用于职业高手,就算是为了方便清点死子之需,那如果提掉的死子极多,堆放于棋盒盖,还能清楚地数清死子不?
答案肯定是否定的。只要不存在对手扒开棋盒盖数子的做法,那么利用提掉的死子来数目这一说就并不完全成立。至于各种五花八门的小小棋盖又如何装下更多的死子,居然也不在规则的补充条款之列,可见此规则是个怎样的草台班子所制。
就算是为了方便清点死子之故,那是放于棋盒盖,还是如马天放这般整齐划一地码于棋盘边,哪个更易于操作?当然是马天放式的做法更合理,更规范,也更美观。既保存死子,也方便对手清点棋子。
简言之,死子如何保管、如何让对手看得见、数得清是规则的终极目的,那放于棋盒盖就只是为了达到此目的一种途径形式而已。然而,现在韩国规则里非要将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习惯、礼仪上的作为,上升至影响乃至决定一盘棋的胜负高度,岂不是小事无限放大、因噎废食之举?棋盘上的胜负终究要在棋盘上解决,一如打仗。围棋的智慧、内涵叠加人类的心力比拼,都应该在棋盘上决出。否则,就无异于耍流氓。无论如何,棋盘上的胜负都不该由死子是否放于棋盒盖这种细枝末节、旁门左道来左右。
即便是死子必须置于棋盒盖这一条,也没有任何时间限制,仅凭裁判人为干预而定。这样的规则,处处漏洞,破绽百出,毫无严谨可言。
但凡韩国围棋规则专家们看到马天放摆放提子的做法,就不会有“棋盒盖条款”这样不科学、不严谨、不人性的规则出炉。